

历史书推荐:《中华文化5000年》历史是一部复杂的大书
《中华文化5000年》封面
作 者:丁万明 主编
ISBN:9787801142504
页 数:2034页(全三册)
出版社:九洲图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2
《中华文化5000年》是1998年九洲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万明。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观照我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传统,是人们世纪末情结的一种必然反映,也是从根本上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不二法门。因为不懂得“历史的中国”便不能真正懂得“今天的中国”,也难以对发展“今天的中国”作出正确的决择;同样,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就无法理解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更无法把握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纽带。然而随着白话文的发展和西学东渐的影响,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对自已的文化传统越来越淡漠。不要说普通人,即使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又有多少理解?读过几本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客观地讲,这不是青年人的错。从古文到白话的跃进韧裂了我们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力,对西方文化的过分张扬冲击了我们备受误解的文明,把传统文化政治化的否定削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感。事实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接受能力,以及传统文化本身的过分博大艰深,这三大因素正是制约当代国民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做好普及传统文化的工作,一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把尽可能客观真实的史实告诉国人;二是要考虑到当代国人的接受能力,把博大艰深的传统文化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三是要考虑现代人的知识结构和阅读水平,来用尽可能科学合理的体例和编写方式,写出博而不繁,简而精当的普及读物。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本书的体例编排上,吸收了传统历史写作体裁的长处,从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战争典范、文化典籍、历史典故和典章制度六个方面来阐述历史。历史是一部复杂的大书,要了解一个时代,就应了解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就应了解对那个时代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就应了解改变那个时代历史进程的战争典范;就应了解代表那个时代文化成就的文化典籍。除以上四大部分之外,为了更好地表现我们丰宫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特意把那些产生于特定时代,但如今仍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故收人书中,以期激发我们以史为鉴。此外,为了加强广大读者对待定历史间题和历史背景的理解,我们还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典章制度,对其做了简要介绍。
为了贯彻“博而不繁,简而精当”的编写原则,我们在本书的选材标准与取舍上下了很大功夫。站在世纪之交审视中华文明史,我们的选材皆为事关国家兴衰、身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鉴,“有资于治道”,有利于修身齐家,有益于激发民族自豪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容。在人物篇内我们以其历史地位和口碑声誉为标准,共选定了包括帝王将相、文人名士、思想巨匠、科技巨星等方面的110位人物。在事件篇内,我们选择了对历代乃至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110个事件,特别注贡选择了对中国文化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从诸子百家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史的脉络清晰可见,旨在突出本书的文化意蕴。在战争篇内,本书出了在军事史上有重要地位的重大战争和堪称战争艺术的典范战例。在典籍篇内,我们选择了那些能代表那个时代主要文化成就的文化典籍,加以导读式的介绍。
限于篇幅和认识的局限,我们的选择挂一漏万,聊以一家之言自慰耳。
文化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是无法用朝代的更迭将其割裂开来的。为此,我们把文化流设为这本书的附录,包括风俗文化、器物文化、人文文化和学术文化四个部分。我们希望通过对每一种文化形态的源流、艺术成就和深层内涵的揭示,加强我们对中国社会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
作为一本普及传统文化的书岌,我们力图使本书既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又注意趣味性,我们尽力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希望能对普及传统文化起到一定作用,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中华文化5000年》序
《中华文化5000年》序
《中华文化5000年》序
《中华文化5000年》出版前言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目录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
《中华文化5000年》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