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推荐:《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历史书推荐:《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每天推荐一本历史书:《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作者: 周杰荣(Jeremy Brown) / 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

出版社: 中文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原作名: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译者: 姚昱 等

出版年: 2011-7

页数: 440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ISBN: 9789629964702

周杰荣,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 毕克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与中国研究系杰出教 授。 着有《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1981年),合着《中国乡村, 社会主义国家》(1991年),《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2002 年)和《乡村中国的革命、抵抗与改革》(2005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是一个既充满了希望与热情、又充斥着恐惧与疑虑的阶段,与其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的时段相比,共和国的最初几年,又是一个容易为人忽视的时期。这本论文集关注的焦点,正是1949–1953 年新政权这段早期的历史。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城市接管”,关注新政权对城市的接管过程与策略;第二部分“占领外围”,讨论中共对西藏、新疆、大连等地的占领过程;第三部分“适应环境变迁的文化”,探讨文化工作者对新政权的反应与调适;第四部分“家族策略”,观察几个家族在新政权的命运变迁。

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党的政策是怎样被制定和执行的,而本书则主要关注这些政策是怎样为人们所感受的。不同于其他研究精英政治和决策过程的著作,本书更加关注不同背景的人在与政权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关注新政权的建立怎样影响和改变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这些人包括工厂主、电影工作者、少数民族群体、相声演员、接生婆、人类学家……本文集的作者既有魏斐德、斐宜理、周锡瑞、毕克伟、陈兼等中国研究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也有周杰荣和何凯思这样的学术新秀。他们出色的论文展现了建国史异乎寻常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每天推荐一本历史书:《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每天推荐一本历史书:《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每天推荐一本历史书:《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每天推荐一本历史书:《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